观潮的螃蟹丨年轻人眼里的株洲“事业线”
观潮的螃蟹丨年轻人眼里的株洲“事业线”
观潮的螃蟹丨年轻人眼里的株洲“事业线”红网时刻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聂千川 株洲报道
当下正值高考,可以说是全国(quánguó)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现场。
对(duì)湖南的高考作文题(全国一卷),人民日报微博解读(jiědú)其主题为“民族魂”。
就在高考前两天,“民族魂(mínzúhún)”在株洲具象化了。
▲6月5日(rì),在湖南株洲举办的AES100发动机研制工作(gōngzuò)总结会上拍摄的该型发动机。(图源:新华社)
6月(yuè)5日在(zài)湖南株洲举办的AES100发动机研制(yánzhì)工作总结会宣布,这款发动机已获颁生产许可证,这也意味着,从研发走向了批量生产。
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创新研制、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(de)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,突破了“卡脖子”技术,意义重大,也引发了众多(zhòngduō)媒体关注(guānzhù)。
▲“名校学子走进制造名城”专场招聘会现场(xiànchǎng)。
而从深层次看,研发的(de)“发动机(fādòngjī)”是人才,城市发展的活力,也在人才。
上个月,智联招聘联手泽平宏观发布《中国(zhōngguó)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:2025》。百强榜上,株洲(zhūzhōu)位列第60位,在湖南仅次于长沙。这已是株洲连续6年(nián)入选“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”。
作为三线城市,株洲吸引人才的“密码”是什么(shénme)?
能吸引人才的,首先是岗位。对株洲而言(éryán),产业是最大的依仗。
株洲是国家“一五”“二五”时期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。如今,在全部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株洲拥有37个。湖南五大(wǔdà)国家先进(xiānjìn)制造业集群,株洲独占两个(liǎnggè)。
中车株机、中车株洲所、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公司、株洲硬质合金集团(jítuán)、株洲北斗产业园……这些在行业(hángyè)内名声响亮、与“大国重器”紧密关联的企业或园区(yuánqū),对青年才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。
据株洲市人才发展中心统计,中车株机、中车株洲所等(děng)主机(zhǔjī)企业人才净流入量,近三年增长208%。
90后李加强是山东临沂人,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,他放弃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工作(gōngzuò)机会,毅然来到中国(zhōngguó)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。
他说:“这里的岗位与我的博士研究方向(fāngxiàng)高度一致,让我有‘来了(le)就能干、干了就能行’的信心。”
▲大学生走进“制造名城”株洲(zhūzhōu)。
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介绍:“我们设立了‘新型实验室’,建立了‘人才(réncái)特区’,近三年,吸引了4000多名大学生加入(jiārù)。”
目前,中车(zhōngchē)株洲所形成了一支包括300多名博士在内的万人(wànrén)工程师团队。
产业集群如同人的(de)肌体,不仅有大动脉,也有毛细血管。
瞪羚企业是指成长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企业。2013年,株洲领(lǐng)湖南风气之先,开启(kāiqǐ)认定首批瞪羚企业。
十多年培育的结果,目前(mùqián)株洲的国家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密度,居(jū)全国第一。
“我来株洲办公司前(qián),从没离开北方超过1个月。”北京人王智权(wángzhìquán)介绍,他和(hé)团队成员虽不是湖南人,但看中株洲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。
王智权和3位清华校友在株洲(zhūzhōu)高新区成立湖南清皓普众科技有限公司,株洲给予(jǐyǔ)“一站式”服务。两年多来,公司实现多项齿科修复材料从“0”到“1”的国产替代,月销售额近400万元(wànyuán)。
▲清华大学博士王智权分享在株洲的创业经历(jīnglì)。
目前,株洲有6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(píngtái)、496个省级创新平台、324个市级创新平台,加上产业(chǎnyè)实力,成为很多青年人才的逐梦之地。
株洲市人才发展(fāzhǎn)中心提供的数据,2021年,来株洲就业的大学生为6300人左右(zuǒyòu);2023年,这一数字增加到11700人;2024年,攀升(pānshēng)到了14000余人。
全市户籍人口(rénkǒu)也实现由负转正,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。
人才留下来,除了岗位合适和(hé)事业前景,待遇是绕不开的话题。
薪酬水平,对(duì)单位和个人而言,都是比较重要的“机密”。我们不妨从第三方平台来(lái)观察。
▲朝气蓬勃的株洲(zhūzhōu)轨道交通产业。
6月5日,记者在国内(guónèi)最大招聘(zhāopìn)网站之一——智联招聘上检索“轨道交通”,再选择“株洲”,系统筛选出了16类工程师岗位,招聘方大多为民营企业(mínyíngqǐyè)。
其中,15类工程师起薪在(zài)8000元以上(yǐshàng),只有1类起薪在5000元以上。比如复合材料工程师,开出(kāichū)的月薪为8000-16000元。
一般来说,分析招聘岗位薪酬水平,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具意义(yìyì)。
这(zhè)16类工程师岗位,月薪中位数(zhōngwèishù)只有1类在(zài)7500元,其余15类全部在1万元以上(其中8家在1.2万元以上),最高的中位数达2.5万。
今年2月28日,国内(guónèi)一家211高校官网发布中车株机2025届春季校园(xiàoyuán)招聘信息,其中介绍了“工程技术人员”岗位薪酬水平。
本科生转正第一年年薪12万(wàn)(wàn)(wàn)-20万,硕士生为15万-25万;博士生则为25万-35万,还有安家费25万(包含政府给予的10万元安家补贴)。
这与今年2月网友“@松露巧克力”在网上(wǎngshàng)晒出的中车株机面试(miànshì)体验基本吻合。她说,“第一年大概能有20万左右的收入。”
▲中车株机的(de)生产车间。
体现薪酬“含金量”的重要(zhòngyào)参数之一是(shì)房价收入比,即住房价格与家庭年收入之比。
据媒体报道(méitǐbàodào),2024年深圳的(de)房价收入比为34.9,在全国居前;株洲为4.3,成为购房负担最轻的城市之一。
株洲市住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(xiǎnshì),2024年株洲市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成交均价(jūnjià)为5589元/平方米。
比如前面提到的李(lǐ)加强博士,在株洲工作3年就买了房子。
人才(réncái)流失率,也能为待遇水平提供参考。
据株洲市人才发展中心统计,全市轨道交通产业(chǎnyè)高学历人才流失率,从2021年的(de)超过30%,下降到2024年的2.9%。
▲在(zài)北大,株洲的企业现场推介。
历史(lìshǐ)上,株洲被称为“火车拖来的城市”,这也意味着,是靠大量移民发展起来(qǐlái)的。
国家发改委城市(chéngshì)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说,从全球城市发展规律来看,开放程度(chéngdù)越高,外来人口越多,城市越具有活力。
株洲市人社局对(duì)10大重点产业链26家样本企业(qǐyè)的统计显示,2021年至2024年,这些企业共招聘非株洲籍外来人员(wàiláirényuán)1.37万人次,占其新招人员的59.77%。
其中,35岁及以下年(nián)轻人占非株洲籍外来人员的比例,从(cóng)2021年的77.34%提高到2024年的87.37%。
▲4月16日,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株洲(zhūzhōu)开幕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株洲从政策等层面,不断用“真金白银”提升人才待遇。
最近三年(sānnián),全市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超2.9亿元。其中,对(duì)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人才(团队),最高综合资助提高至2000万元;连续9年开展科技领军人才评选,对入选者给予资金支持(zhīchí)。
还比如,建成(jiànchéng)人才公寓9700余套,青年驿站11家……
统计公报显示,2024年(nián)株洲(zhūzhōu)的GDP增长5.5%,增速排全省前三。
这(zhè)背后,离不开人才活力的因素。
5月21日,株洲(zhūzhōu)首颗(shǒukē)自研自造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。
这颗卫星不仅承载着(zhe)株洲的科技野望,还镌刻着第四届株洲市青年人才集体婚礼50对(duì)新人的浪漫情书。
“在株洲落户的决定,让我的事业和爱情一同起飞了!”参加(cānjiā)集体婚礼(jítǐhūnlǐ)的三一集团算法工程师黄晶晶说。
“株洲智造”与“株洲温度(wēndù)”一同升空,是这座城市用浪漫方式,表达对人才(réncái)重视的注脚。
为了吸引人才,株洲(zhūzhōu)不仅提供“硬支持”,也努力做足“软引力”。
每年,株洲市主要领导化身“推介(tuījiè)官”,组织全市用人单位走进国内一流高校作推介,同时开展名校学子走进制造名城等活动,真心诚意(zhēnxīnchéngyì)“请(qǐng)”人才。
近几年的“520”,株洲市委书记(shìwěishūjì)、市长都以“大家长”身份,为青年人才举办集体婚礼。四年来,共为200对(duì)新人证婚。
▲5月(yuè)20日,第四届株洲(zhūzhōu)青年人才集体婚礼举行,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恢清现场为新人证婚。
青年科技(kējì)之星巡游倡导“追科技星”;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举行专场音乐会;在全省率先设立(shèlì)工匠日(rì)……株洲不断营造尊崇各类人才的氛围。
一位从(cóng)技校毕业的焊接冠军说:“在株洲,技术工人和(hé)科学家一样受尊重。”
在(zài)青年人才眼里,物质条件固然重要,但不是选择城市的唯一标准。
株洲很(hěn)硬核,也不缺“文艺范”。
马拉松、厂BA、航空(hángkōng)嘉年华、神农庙会等活动贯穿全年,文艺巷、钟鼓岭夜市等网红打卡地让“工业风”与“烟火气(qì)”交融。
▲株洲举办青年沙龙(shālóng)。
正如留学归来选择株洲(zhūzhōu)的(de)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李坚(lǐjiān)所说:“这里不像他乡,更像家乡,没有大城市的‘长安米贵、居大不易’,生活成本低,幸福指数高,妥妥的一座‘宝藏城市’。”
当株洲造卫星掠过北纬28°的(de)天空时,地面控制中心大屏展示着情书在太空(tàikōng)的轨迹。
这个诗意场景,似乎在讲述一个道理(dàolǐ):想形成人(rén)才磁场,除了政策大力支持,需要有充足的“事业线”,以及城与人的情感共鸣。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聂千川 株洲报道
当下正值高考,可以说是全国(quánguó)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现场。
对(duì)湖南的高考作文题(全国一卷),人民日报微博解读(jiědú)其主题为“民族魂”。
就在高考前两天,“民族魂(mínzúhún)”在株洲具象化了。
▲6月5日(rì),在湖南株洲举办的AES100发动机研制工作(gōngzuò)总结会上拍摄的该型发动机。(图源:新华社)
6月(yuè)5日在(zài)湖南株洲举办的AES100发动机研制(yánzhì)工作总结会宣布,这款发动机已获颁生产许可证,这也意味着,从研发走向了批量生产。
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创新研制、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(de)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,突破了“卡脖子”技术,意义重大,也引发了众多(zhòngduō)媒体关注(guānzhù)。
▲“名校学子走进制造名城”专场招聘会现场(xiànchǎng)。
而从深层次看,研发的(de)“发动机(fādòngjī)”是人才,城市发展的活力,也在人才。
上个月,智联招聘联手泽平宏观发布《中国(zhōngguó)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:2025》。百强榜上,株洲(zhūzhōu)位列第60位,在湖南仅次于长沙。这已是株洲连续6年(nián)入选“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”。
作为三线城市,株洲吸引人才的“密码”是什么(shénme)?
能吸引人才的,首先是岗位。对株洲而言(éryán),产业是最大的依仗。
株洲是国家“一五”“二五”时期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。如今,在全部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株洲拥有37个。湖南五大(wǔdà)国家先进(xiānjìn)制造业集群,株洲独占两个(liǎnggè)。
中车株机、中车株洲所、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公司、株洲硬质合金集团(jítuán)、株洲北斗产业园……这些在行业(hángyè)内名声响亮、与“大国重器”紧密关联的企业或园区(yuánqū),对青年才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。
据株洲市人才发展中心统计,中车株机、中车株洲所等(děng)主机(zhǔjī)企业人才净流入量,近三年增长208%。
90后李加强是山东临沂人,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,他放弃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工作(gōngzuò)机会,毅然来到中国(zhōngguó)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。
他说:“这里的岗位与我的博士研究方向(fāngxiàng)高度一致,让我有‘来了(le)就能干、干了就能行’的信心。”
▲大学生走进“制造名城”株洲(zhūzhōu)。
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介绍:“我们设立了‘新型实验室’,建立了‘人才(réncái)特区’,近三年,吸引了4000多名大学生加入(jiārù)。”
目前,中车(zhōngchē)株洲所形成了一支包括300多名博士在内的万人(wànrén)工程师团队。
产业集群如同人的(de)肌体,不仅有大动脉,也有毛细血管。
瞪羚企业是指成长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企业。2013年,株洲领(lǐng)湖南风气之先,开启(kāiqǐ)认定首批瞪羚企业。
十多年培育的结果,目前(mùqián)株洲的国家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密度,居(jū)全国第一。
“我来株洲办公司前(qián),从没离开北方超过1个月。”北京人王智权(wángzhìquán)介绍,他和(hé)团队成员虽不是湖南人,但看中株洲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。
王智权和3位清华校友在株洲(zhūzhōu)高新区成立湖南清皓普众科技有限公司,株洲给予(jǐyǔ)“一站式”服务。两年多来,公司实现多项齿科修复材料从“0”到“1”的国产替代,月销售额近400万元(wànyuán)。
▲清华大学博士王智权分享在株洲的创业经历(jīnglì)。
目前,株洲有6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(píngtái)、496个省级创新平台、324个市级创新平台,加上产业(chǎnyè)实力,成为很多青年人才的逐梦之地。
株洲市人才发展(fāzhǎn)中心提供的数据,2021年,来株洲就业的大学生为6300人左右(zuǒyòu);2023年,这一数字增加到11700人;2024年,攀升(pānshēng)到了14000余人。
全市户籍人口(rénkǒu)也实现由负转正,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。
人才留下来,除了岗位合适和(hé)事业前景,待遇是绕不开的话题。
薪酬水平,对(duì)单位和个人而言,都是比较重要的“机密”。我们不妨从第三方平台来(lái)观察。
▲朝气蓬勃的株洲(zhūzhōu)轨道交通产业。
6月5日,记者在国内(guónèi)最大招聘(zhāopìn)网站之一——智联招聘上检索“轨道交通”,再选择“株洲”,系统筛选出了16类工程师岗位,招聘方大多为民营企业(mínyíngqǐyè)。
其中,15类工程师起薪在(zài)8000元以上(yǐshàng),只有1类起薪在5000元以上。比如复合材料工程师,开出(kāichū)的月薪为8000-16000元。
一般来说,分析招聘岗位薪酬水平,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具意义(yìyì)。
这(zhè)16类工程师岗位,月薪中位数(zhōngwèishù)只有1类在(zài)7500元,其余15类全部在1万元以上(其中8家在1.2万元以上),最高的中位数达2.5万。
今年2月28日,国内(guónèi)一家211高校官网发布中车株机2025届春季校园(xiàoyuán)招聘信息,其中介绍了“工程技术人员”岗位薪酬水平。
本科生转正第一年年薪12万(wàn)(wàn)(wàn)-20万,硕士生为15万-25万;博士生则为25万-35万,还有安家费25万(包含政府给予的10万元安家补贴)。
这与今年2月网友“@松露巧克力”在网上(wǎngshàng)晒出的中车株机面试(miànshì)体验基本吻合。她说,“第一年大概能有20万左右的收入。”
▲中车株机的(de)生产车间。
体现薪酬“含金量”的重要(zhòngyào)参数之一是(shì)房价收入比,即住房价格与家庭年收入之比。
据媒体报道(méitǐbàodào),2024年深圳的(de)房价收入比为34.9,在全国居前;株洲为4.3,成为购房负担最轻的城市之一。
株洲市住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(xiǎnshì),2024年株洲市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成交均价(jūnjià)为5589元/平方米。
比如前面提到的李(lǐ)加强博士,在株洲工作3年就买了房子。
人才(réncái)流失率,也能为待遇水平提供参考。
据株洲市人才发展中心统计,全市轨道交通产业(chǎnyè)高学历人才流失率,从2021年的(de)超过30%,下降到2024年的2.9%。
▲在(zài)北大,株洲的企业现场推介。
历史(lìshǐ)上,株洲被称为“火车拖来的城市”,这也意味着,是靠大量移民发展起来(qǐlái)的。
国家发改委城市(chéngshì)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说,从全球城市发展规律来看,开放程度(chéngdù)越高,外来人口越多,城市越具有活力。
株洲市人社局对(duì)10大重点产业链26家样本企业(qǐyè)的统计显示,2021年至2024年,这些企业共招聘非株洲籍外来人员(wàiláirényuán)1.37万人次,占其新招人员的59.77%。
其中,35岁及以下年(nián)轻人占非株洲籍外来人员的比例,从(cóng)2021年的77.34%提高到2024年的87.37%。
▲4月16日,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株洲(zhūzhōu)开幕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株洲从政策等层面,不断用“真金白银”提升人才待遇。
最近三年(sānnián),全市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超2.9亿元。其中,对(duì)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人才(团队),最高综合资助提高至2000万元;连续9年开展科技领军人才评选,对入选者给予资金支持(zhīchí)。
还比如,建成(jiànchéng)人才公寓9700余套,青年驿站11家……
统计公报显示,2024年(nián)株洲(zhūzhōu)的GDP增长5.5%,增速排全省前三。
这(zhè)背后,离不开人才活力的因素。
5月21日,株洲(zhūzhōu)首颗(shǒukē)自研自造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。
这颗卫星不仅承载着(zhe)株洲的科技野望,还镌刻着第四届株洲市青年人才集体婚礼50对(duì)新人的浪漫情书。
“在株洲落户的决定,让我的事业和爱情一同起飞了!”参加(cānjiā)集体婚礼(jítǐhūnlǐ)的三一集团算法工程师黄晶晶说。
“株洲智造”与“株洲温度(wēndù)”一同升空,是这座城市用浪漫方式,表达对人才(réncái)重视的注脚。
为了吸引人才,株洲(zhūzhōu)不仅提供“硬支持”,也努力做足“软引力”。
每年,株洲市主要领导化身“推介(tuījiè)官”,组织全市用人单位走进国内一流高校作推介,同时开展名校学子走进制造名城等活动,真心诚意(zhēnxīnchéngyì)“请(qǐng)”人才。
近几年的“520”,株洲市委书记(shìwěishūjì)、市长都以“大家长”身份,为青年人才举办集体婚礼。四年来,共为200对(duì)新人证婚。
▲5月(yuè)20日,第四届株洲(zhūzhōu)青年人才集体婚礼举行,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恢清现场为新人证婚。
青年科技(kējì)之星巡游倡导“追科技星”;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举行专场音乐会;在全省率先设立(shèlì)工匠日(rì)……株洲不断营造尊崇各类人才的氛围。
一位从(cóng)技校毕业的焊接冠军说:“在株洲,技术工人和(hé)科学家一样受尊重。”
在(zài)青年人才眼里,物质条件固然重要,但不是选择城市的唯一标准。
株洲很(hěn)硬核,也不缺“文艺范”。
马拉松、厂BA、航空(hángkōng)嘉年华、神农庙会等活动贯穿全年,文艺巷、钟鼓岭夜市等网红打卡地让“工业风”与“烟火气(qì)”交融。
▲株洲举办青年沙龙(shālóng)。
正如留学归来选择株洲(zhūzhōu)的(de)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李坚(lǐjiān)所说:“这里不像他乡,更像家乡,没有大城市的‘长安米贵、居大不易’,生活成本低,幸福指数高,妥妥的一座‘宝藏城市’。”
当株洲造卫星掠过北纬28°的(de)天空时,地面控制中心大屏展示着情书在太空(tàikōng)的轨迹。
这个诗意场景,似乎在讲述一个道理(dàolǐ):想形成人(rén)才磁场,除了政策大力支持,需要有充足的“事业线”,以及城与人的情感共鸣。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