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试运行 千年汉魏 风华再现

体育正文 4 0

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试运行 千年汉魏 风华再现

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试运行 千年汉魏 风华再现

6月5日,游客在汉魏洛阳(luòyáng)故城遗址博物馆参观。本报记者 王铮(wángzhēng) 摄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全景(6月5日摄)。王铮 张丽霞(zhānglìxiá) 摄 本报讯(记者 吉小平 王雪娜(wángxuěnà)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润泽)6月5日,汉魏洛阳故城遗址(yízhǐ)博物馆开始(kāishǐ)试运行,向公众免费开放。作为国家“十四五”文化保护(bǎohù)传承利用工程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项目,该馆(gāiguǎn)系统展示了汉魏故城遗址60多年来的重要考古发掘研究成果。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(xīzhōu),历经东周至北魏多个朝代,作为都城的(de)历史长达600余年,其承载的历史风云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、延续发展的格局(géjú)。 汉魏(hànwèi)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(qū)白马寺镇翟泉村南,东侧紧临汉魏洛阳故城遗址,向西与千年古刹白马寺相望(xiāngwàng),占地面积219亩,总(zǒng)建筑面积2.9万平方米,以(yǐ)展现汉魏时期历史文化为核心,荟萃1300余件(套)珍贵文物,展现了汉魏洛阳城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界最大都市的文明盛况。 作为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之一,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的(de)主体建筑取汉魏传统高台(gāotái)建筑规制(guīzhì),高台之上宫墙环绕中心大殿,整体鸟瞰就(jiù)像一座微缩的汉魏都城,从南至北,博物馆正门、汉阙广场、候车廊、拱桥、博物馆展厅等核心要素沿一条纵贯(zòngguàn)馆区的中轴线直线排列,让“建中立极”的空间秩序在当代建筑群中得以重现。 在展陈方面,“天中国史——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”突破(tūpò)传统博物馆以时间为轴的叙事(xùshì)方式(fāngshì),以“总—分—总”的思路设置了“中”“合”“同”三大主题展厅,从都城制度、民族融合、世界(shìjiè)影响等多个角度,以1300余件(套(tào))精美文物,全方位展示汉魏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。 博物馆包括总序厅(tīng)、基本陈列厅、沉浸式专题陈列厅、临时展厅、考古研究中心、文物修复中心及库房、图书资料档案室、多功能学术报告厅、文创产品(chǎnpǐn)展示体验区、游客(yóukè)服务中心等多种功能区。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(yízhǐ)博物馆馆长慕鹏介绍,该馆将(jiāng)建成中国早中期都城文化研究展示中心、汉魏洛阳故城考古科研与成果展示中心、汉魏洛阳故城档案信息和(hé)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、全国大遗址沉浸式保护(bǎohù)展示基地。 这座从遗址中“长”出的博物馆,令沉睡千年(qiānnián)的都城遗址焕发(huànfā)新生,让(ràng)公众与国宝来一场亲密接触,在与千年文化瑰宝对话中“看见”汉魏盛景。 “天下(tiānxià)河洛,大都惟中” 主要通过文图展板、历代文物、城墙剖面、“全息投影+地理沙盘(shāpán)”多媒体设备(shèbèi)向观众直观地展示汉魏洛阳城的营建历史及考古历程。 “汉魏经典,魂脉(húnmài)融合” 最大的特点是文物(wénwù)展品众多,北魏元祉(yuánzhǐ)墓出土的陶俑(táoyǒng)群、洛阳出土尺寸最大陶牛车、铭刻(míngkè)古代犯人身份信息的刑徒墓砖、保存较好的大吉瓦当、太学遗址出土的熹平石经残石、等比例3D打印的西晋辟雍碑等展品,不仅讲述了汉魏洛阳故城所见证的古代民族大融合促使(cùshǐ)统一(tǒngyī)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,也反映了光武中兴、曹丕代汉、孝文帝改革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。 “千秋创举,世界大同(shìjièdàtóng)” 以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及文献记载佐证的方式,带领观众感悟汉魏洛阳故城的国际影响力和为世界文明(wénmíng)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。在这里,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展示方式是(shì)一大(yīdà)亮点(liàngdiǎn),游客可以闻古代香料的味道、看动态的洛神赋图。 集中展示了铭文中两次出现“中国”字样的昭君出塞镜、洛阳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北朝围屏石(shí)棺床,以及曹魏石楬、西晋中书侍郎荀岳(xúnyuè)墓志碑、北魏石雕坐佛(zuòfú)等精美文物。 河南日报社全(quán)媒体记者 张傲 整理 大吉瓦当出土于汉魏洛阳城遗址,保存(bǎocún)较好,其上刻有(kèyǒu)“大吉”二字(èrzì)。早期的瓦当素面无文,后来逐渐加上了动物纹、蟠纹、葵纹等(děng)纹饰。秦汉时期,瓦当上开始出现文字,表达民众美好意愿。(本报记者王铮摄) 该铜镜(tóngjìng)所载昭君出塞故事,是目前已知最早记载昭君出塞故事的文物。铜镜上的铭文(míngwén)两次出现“中国”字样,对研究“中国”概念的演变意义重大。(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吉小平摄) 2022年,该陶牛车出土于伊滨区一座西晋墓葬,是截至目前(mùqián)洛阳出土尺寸最大的陶牛车。(张光辉(guānghuī)摄) 这枚金币出土于洛阳市涧西区北魏节闵帝元恭墓,是我国(wǒguó)为数不多(wéishùbùduō)通过专业考古发掘出土的东罗马拜占庭金币,见证了丝绸之路(sīchóuzhīlù)的文明交流。(张光辉摄)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韶萌(lǐsháoméng)整理
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试运行 千年汉魏 风华再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